看完電影激動了好久,對于沒看過前兩部蝙蝠俠的我來說,電影的信息量還是有點大,需要慢慢消化,理一理思路,慢慢道來。
之前看到影評說沒看過前兩部可能會看不懂,還有點擔心,看完后覺得大可不必。
不過為了補課,今天還是把前兩部都看了一遍,真心覺得一部比一部更出色。三部曲一部一部看下來,對電影的理解也加深了不少。
黑暗騎士崛起在我看來是最精彩的一部(部分歸功于影院功勞吧),至少最符合我的口味,看到網評有把它和肖申克的救贖比肩的,真心覺得這個可以有。
先說說細節(jié)
劇中不時穿插的美式幽默對白讓整部劇比2看起來更輕松一些,不用時刻緊繃著神經,劇情也更加緊湊無拖沓感。
劇中管家對韋恩少爺?shù)男∏楦辛钊烁袆?,很細膩很溫馨很溫暖很喜歡,這老頭也太會煽情了。
反派大Boss也挺美的,但總覺得少了點什么,人物形象還不夠豐滿吧,死的也太容易了吧。
反派貝恩對米蘭達的一往情深把我給感動到了,突然就覺得這個大塊頭好可愛好可憐。
安妮·海瑟薇的貓女看起來很舒服,一直以來都很喜歡這個演員
動作戲一塌糊涂,高潮戲來得太晚,高潮太短,唯一能看的就是炸體育場,諾蘭在執(zhí)導動作戲方面先天不足,劇情效仿第一部,就是為了完成颶風營救大師的愿望,鋪墊太多,拖拖拉拉,看著想睡覺,那個洞的設計絕對敗筆,好像諾蘭也沒什么辦法,就幻想著必須要設計個洞,讓蝙蝠俠在里面說說對白,鍛煉鍛煉身體,看看電視,然后就重生了,為什么洞口沒人把守,活生生把蝙蝠俠放走了。。。因為劇情需要,必須放走,蝙蝠俠已經在洞里鍛煉過了,已經重生,可以去跟貝恩大干一場了。。??桃庖馈?。。蝙蝠俠那么信任盜夢空間里的那個女的,又跟她上床,實在無語,貓女騙了他兩次,弄得他身敗名裂破產了,身心都得到了極大地摧殘,結果還是那么信任她。。。反正劇情就是靠湊湊湊,亂湊一氣。。。
《黑暗騎士崛起》為諾蘭的“蝙蝠俠三部曲”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影片不僅贏得了與上一部一樣高的口碑,還拿到了全球10億美元的票房。這絕對是一部年度重量級的電影。
影片延續(xù)了諾蘭的黑色、沉郁風格,同時也不缺少令人驚嘆的視覺奇觀:開場兩架飛機空中相遇的IMAX場景,就把大反派貝恩的可怕形象呈現(xiàn)在觀眾面前。到影片后面,整個歌譚市都被貝恩所挾持控制,蝙蝠俠面對著前所未有的困難和危機——危險不僅僅來自貝恩,甚至還包括貓女——漂亮的安妮·海瑟薇飾演的貓女是一位來自底層的女性,對出身富豪的蝙蝠俠,她開始完全是敵視的態(tài)度。如果說,上一部中的小丑是“邪惡的思想家”,諾蘭通過他進行了一次關于人性惡的拷問;那么這次的貝恩就是“邪惡的政治家”,他在影片中跟小丑一樣完全沒有超能力,但貝恩身上沒有小丑那種瘋狂的詩人氣質,他在監(jiān)獄中長大,時時受著肉體上的折磨。他制造混亂卻有著明確目的:各種不公和壓迫把貝恩塑造成了底層民眾的代言人。影片中甚至出現(xiàn)了私設法庭對富人名流予以審判的情節(jié)
(有劇透)
about 2/3 of the way into the story, batman was put in this well of a prison where he was eventually to break out from. It was exactly as Joseph Campbell described in "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 You'd look pretty hard before you find a more faithful rendition of Campbell's "belly of the whale", into which the hero must enter and from which the hero must re-emerge, ready to take on his final challenge.
it was from this prison that our villains had escaped. I don't have to recommend this movie for, except that the villains had a tender, complex side to them, which made them more relateable than our hero the batman.
最近看的幾個電影都讓我感覺好的意外,比如剛剛看完的充滿正能量的《蝙蝠俠》。不過,更讓我意外的是回想整部電影,最讓我感動的劇情竟然是那個從片頭討厭到片尾的自以為是的警察在最后警匪對峙時所講的,“告訴他們,我們才是這個城市的警察?!?
大概是每個人吸收的信息往往是自己最想知道的那部分,普通人的正義宣言讓我印象深刻。蜘蛛俠或者那個貓女郎類的強者,其實充滿勇氣是自然的吧?俗話說藝高人膽大,更不要說人家穿著make in Germany 的防彈衣[喂],反正也不會死,迎難而上很簡單吧。而普通人,到底憑著什么去吶喊呢?自己的性命嗎?那位普通的警察,他面對可以直接捏死他的強者,喊出原則、堅持底線;而那幾千名警察如是。我是不是可以說,即使最后電影的結局是警察全滅,黑暗也不曾磨滅光明,因為有那么一些代表法制和公理的人,以戰(zhàn)死的方式樹起標桿,喊出宣言,黑暗可以將光明吞沒,但永遠不能將其戰(zhàn)勝。
說到這里,突然想到有心理學家曾經說過,每個人喜歡的人或事在一定意義上反映了他內心隱藏的渴望,也許吧,我確實在渴望
【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蝙蝠俠,最不像超級英雄的英雄
轉載請注明網址: http://www.sblyy.com/archives/id-1419.html